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市场洞察:市场短期仍缺乏持续上行动力,海外中资股或将持续承压
上周除科创50涨1.4%外,摩根A股主要股指均下跌。士丹上行上证50跌3.8%,利华沪深300跌2.6%,鑫基续承深证成指跌1.8%,金市将持创业板指跌1.6%,场洞察市场短持续上证指数跌1.1%。期仍缺乏行业上,动力领涨板块为:计算机涨2.8%、海外交通运输涨2.6%、中资国防军工涨2.1%;食品饮料跌5.9%、股或家电跌5.8%和建材跌4.0%,摩根领跌。士丹上行
上周港股重要指数均下跌,利华恒生综指跌1.8%,鑫基续承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2.0%,恒生指数跌2.3%,恒生科技跌3.3%。行业上,恒生能源业涨1.7%、恒生工业涨1.2%和恒生医疗保健业涨1.1%,领涨;恒生资讯科技业跌5.0%、恒生必需性消费业跌4.5%和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跌3.6%,领跌。资金流动上,上周港股通资金净流入235.11亿元人民币,为2022年以来周度净流入的最大值。9月份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南向资金主要流入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流出能源业、综合企业、必需性消费。
本周重要事件为重要会议结束后将关注几大任务:一是积极应对来自美国“脱钩断链”和“长臂管辖”风险,提高科技创新和自主,强化发展安全性;二是积极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底线思维做好准备,持续提升解决地缘政治问题的主动权;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中期内,相关政策将利好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与自主、信息与网络安全、军工、必选消费和部分可选消费品。短期内,重要会议结束理论上应该降低市场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但市场短期仍缺乏持续上行动力,因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风险、中美冲突及经济效率下降的担忧仍未解除。此外,美联储紧缩周期尚未见到拐点。总体而言,预计A股相对能走出独立反弹行情,而包括港股在内的海外中资股,在海外流动性拐点到来前,还将持续承压。
(责任编辑:综合)
- 为什么美联储对通胀失去了控制
- 欧洲多国高通胀压力难缓解
- 虚增95%利润?蔚来遭遇“灰熊”,市值没了306亿
- 北约领导人:正式邀请芬兰瑞典加入
- 我国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世界纪录
- 万科郁亮最新判断:短期内市场已触底
- “拆车研报” 不应成为A股市场上的稀缺品
- “金丝雀”难顶通胀压力 花旗小摩预测韩央行将加息50基点
-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携手开创两地对口合作工作新局面!李强今天会见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一行
- 作业效率60.18自然箱/小时!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
- 【新浪育儿】朱宗涵老师:什么是自然养育?
- 交通银行全力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助力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 成都拟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推进算力赋能应用
- 香港各界庆回归 洋溢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