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文物考古热成时尚,敦煌依然招人难?!

文物考古热成时尚,敦煌依然招人难?

时间:2025-07-08 00:13:13 来源:飞鹰走马网 作者:百科 阅读:911次

近日,文物在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大漠中的考古孤勇者》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该所招人难的热成窘境: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时尚针对“招聘门槛过高”的敦煌说法,张小刚回应称:我们招聘门槛并不高,招人“从本科生起”。文物(《新京报》9月20日)

近年来文物热、考古考古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热成有关注热情的时尚年轻人不少。敦煌地处丝路要冲,敦煌作为阳关、招人玉门关“两关”的文物文化符号地,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浓厚历史文化相交汇的考古特征。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热成敦煌石窟尤为博大精深,是学术的海洋,被很多人视为考古人的圣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气度极大、气象极大”的所在,却招不到人,外人视为“香饽饽”的事业编制也乏人问津,这背后肯定有现实的原因。

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一方面,考古专业毕业生本就不多,近年来各地研究机构纷纷加大招考需求,人才抢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敦煌偏居中国西北一隅,远离大城市、自然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也不诱人,很多人即便符合条件也不太愿意报名;即便报名了、考上了,真正要去也会心存顾虑。

旁观者当然可以强调敦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具有无与伦比的研究价值;当然可以很有逻辑性地把为什么要“甘守清贫、耐住寂寞,投身到有意义的研究中”等道理讲清楚。然而,对个体安身立命的需要而言,在生活、爱情、子女教育等现实面前,这些价值难免被掂量一番。说到底,一项真正意义重大的研究、一个真正国家亟须的岗位,应该有包括优渥的工资待遇、更可预期的晋升机会等有竞争力的条件相匹配。

我们当然要热情讴歌那些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把一生献给考古的人。比如“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当年北大毕业之后就毅然扎根西北荒漠,一干几十年。她那种“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为己任”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尊敬。只是,我们不能苛求所有考古毕业生都不计得失地付出,尤其是在他们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很多外行尚且对敦煌的魅力心向往之,考古专业毕业生能不向往吗?只是,当现实给出的待遇、条件不足以对冲偏远、艰苦和寂寞,就很难说服家人、伴侣以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从制度保障层面想办法:如此意义重大的研究、如此重要的岗位、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不能开出更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为什么不能给沙漠上的“文明守望者”更高的收入和待遇?

越是稀缺人才,越要真心稀罕,既要讲情怀、讲精神,也要讲待遇、讲实际,并且为青年人才创造舒心、顺心的发展环境。把理想之光和现实之叶结合起来,一定可以产生更多光合作用,让更多有志青年投奔敦煌、拔节成长、延绵接力。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鹏博士DCI | 让企业享受高速、安全的上云网络服务
  • 中国恒大:建议增加聘请金杜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协助处理债务问题
  • 国际教育大咖说:普通家庭如何实现牛娃梦
  • 胡润报告:超九成有留学经历的受访者计划或已经回国发展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倒计时,比亚迪打响涨价第一枪
  • 2月黑猫投诉生鲜领域红黑榜——山姆售卖变质食品
  • 国家卫健委:当前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 向所有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劳动者表示敬意
  • 波音公司:与东航开展合作 为协助调查做好准备
推荐内容
  • 快手第三季度实现经调整亏损6.7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6.16亿
  • 比亚迪投资成立新公司 经营范围含保险代理业务
  • 姚振华“下落不明”?宝能集团:信息有误,已与法院沟通
  • 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发布
  • Meta开发出懂谈判的人工智能,可“忽悠”人类玩家
  • 鲍威尔强硬发声:美国通胀太高,必要时加息将更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