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美元!12月CPI下滑但美联储尚未战胜通胀,不足以撼动鹰派立场
汇通财经APP讯——1月12日,利好联储立场市场分析师Jeff Cox撰文称,美元美国12月份CPI月率下降,月C鹰派使美联储朝着战胜通胀又迈进了一步,下滑不过他们极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出放松政策的但美信号。
美国12月CPI月率季调后下跌0.1%,战胜符合市场预期,通胀是不足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美国12月CPI年率未季调为6.5%,撼动低于7.1%的利好联储立场前值,趋势下滑—从2022年6月差不多9%的美元高位下滑。在此之际,月C鹰派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下滑美联储进行了几次大幅加息。但美
现在的战胜问题是,政策制定者还需要看到多少证据,才能放缓加息步伐。
Moody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MarkZandi说:“如果他们在做预测(这是他们应该做的),那就有力地说明,他们的加息应该很快结束。12月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从12月开始下滑。”
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Dean Baker的观点更加明确。他在推特上坚称,现在是“美联储宣布胜利并停止加息的时候了!”他指出,三个月来,服务通胀下降,住房成本下降,证明通胀正在持续下滑。
但考虑到美联储官员自2022年3月开始加息以来的积极程度,以及他们将孤立的数据点视为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方面的谨慎程度,现在放缓加息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毕竟,美国12月核心CPI月率未季调上涨0.3%,美国12月核心CPI年率未季调上涨5.7%-仍然远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同事也强调了保持警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放缓加息比继续加大加息更危险,即使这意味着让经济几近停滞。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数据,市场预测美联储在2月1日的会议上将加息幅度削减至25个基点,这种可能性高达93.2%。市场预期3月份再次加息25个基点,然后暂停加息,在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
费城联邦联储主席哈克周四表示,他倾向于美联储将加息幅度降至25个基点,然后暂停加息。他的同事政策制定者们则坚定地表示,他们认为2023年美联储不会降息。
但市场的走势并非如此。
3月会议之后的加息将给FOMC时间来考虑所有加息的影响,如果市场定价正确,总共将加息9次,总计475个基点。
市场不希望看到的是美国战胜通胀的任何不成熟信号。
道富环球投资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Simona Mocuta说:“我认为美联储还没有接近宣布抗击通胀胜利,他们将非常谨慎地表达这一点,即使美联储可能将加息幅度削减至25个基点,承认了通胀数据的改善。但我不认为委员会的语气和语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巨大转变。他们的观点是,安全总比再次后悔好。”
日线图北京时间1月13日11:34,美元指数报102.29
(责任编辑:时尚)
-
11月21日晚上,2022论坛年会“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平行论坛:数字新基建”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探讨了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王乔琪夏子航“今年三季度,碳纤维供应将持续增多,需求增加会相对不足,预计今年四季度碳纤维市场将迎来供需博弈,价格可能会迎来理性调整。”7月 ...[详细]
-
本报深圳7月7日电 记者吕绍刚)深圳市日前印发《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围绕减轻企业负担、挖掘消费潜力等6方面提出30条内容。根据措施,深圳支持新市民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新市民被纳入创业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据法新社科伦坡9日报道,斯里兰卡防务部门高层消息人士对记者说,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当天离开了位于科伦坡的官邸,随后,举行集会要求他辞职的抗议者们冲进了官邸。这位消息人士说, ...[详细]
-
原油:周一油价振幅加剧,急跌后拉涨,其中WTI 12月合约收盘下跌0.35美元至79.73美元/桶,跌幅0.44%。布伦特1月合约收盘下跌0.17美元至87.45美元/桶,跌幅为0.19%。SC230 ...[详细]
-
作者|郭海惟 2016年冬天,陈春花教授跟着几位华为研究的大佬级学者和内部人士,田涛、孟平、曹轶、姚洋去跟任正非开研讨会。以上四个人的“顺序”,是陈春花在文章中自己排的:田涛大概是最懂华为的学者之一了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今年上半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68家企业中,首日涨幅超过1倍的仅有10家,占比14.71%。 ]与去年火爆的打新行情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新股市 ...[详细]
-
难熬的保险业:偿二代(||)下风险综合评级引关注!A类近半降,不达标者增加!
保险公司发展的如何,除了经营业绩外,偿付能力也是检验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随着保险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年初实施的“偿二代||)”的影响,险企对于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监管趋严的态势下,“达标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