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经济”掀起消费小热潮 专家建议通过线上平台精准引流
本报记者 韩昱
虽然今年2月14日是浪漫经济工作日,但是掀起消费小热浪漫经济的消费热度不减。在不少情侣选择“错峰”提前过节的潮专情况下,从2月11日起,家建周边游、议通酒店、过线礼品购买、上平外出就餐等消费场景即开始升温。台精
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准引浪漫经济具有时间上的浪漫经济集中爆发,空间上的掀起消费小热“本地+周边”为主,需求上的潮专“食宿+礼赠”个性化驱动,以及决策上女性化决策为主的家建消费特点。
从传统赠礼鲜花看,议通据美团数据,过线截至2月13日,“情人节鲜花”搜索量同比上涨了776%;美团鲜花团购的预订销量同比上涨313%,北京、重庆、成都等地销量最高。
除鲜花外,今年节日互赠礼品还呈现出实用化、电商化的特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西方情人节消费行为调研》显示,今年,超八成用户会在2月14日这天给对象准备礼物。超五成消费者愿意为爱“一掷千金”,39.6%受访用户节日送礼预算在501元至1000元之间,占比最高。同时,有30.1%受访用户表示会在线上购买礼物,而56.1%的受访用户则表示渠道都会买。
除互赠礼品外,浪漫经济也覆盖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晚,2月14日当天景点门票提前预订量周同比增长47%;而刚刚过去的周末,含“双人票”关键词的门票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
产业经济咨询机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今年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下,文旅行业的细分领域,比如针对情侣消费、亲子消费的市场都会有比较不错的表现,这类客群同时也是最具消费能力的。
周鸣岐表示,当前我国节日消费市场的主力仍是“春节+国庆”两个传统长假,二者在全年客流量、消费量的占比仍较大。高承远认为,精准促进节日消费,从引流上要更加适应年轻化用户的触媒习惯。通过短视频、种草平台、生活消费平台进行精准引流。
(责任编辑:休闲)
- 超级大冷!阿根廷被沙特2-1逆转!
- 商品最高加价三倍销售,上海某商超负责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快讯!普京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红场阅兵式,开始讲话
- 宗校立:非农数据意外给力 对美元有何意义
- 马斯克:Twitter Blue推出计划再次搁置 直到有能力解决冒充账号问题
- 刘畊宏能救Keep和FITURE吗?互联网健身的尽头都是带货
- 泽连斯基称邪恶已重回欧洲 将俄与纳粹德国相提并论
- 8500亿的抖音要在香港上市?港股装得下吗
- 外形神似AirPods!Redmi Buds 4 Lite设计曝光
- 山西晋中万宝德隆公司粉煤灰仓倾倒事故救援结束 事故共造成3人遇难
- 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俄媒:普京说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大谈本国例外论
- 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这一年,她又赚够了买小菜的钱
- 银保监会:加强商业养老资金投资管理,积极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