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瑞信:长期股东清仓,直言不清楚“未来”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如何恢复投资者信心,未来让市场相信其盈利能力成了瑞信的艰难首要任务。
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成了瑞信的瑞东清当务之急。
当地时间3月5日,信长美国投资管理公司 Harris Associates副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 David Herr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期股清楚因对瑞信未来的仓直不确定,该公司从去年10月便开始削减对瑞信的未来敞口,现已完全清仓,艰难Herro解释道:
投资是瑞东清一个关乎未来的事情,当瑞信出现“创纪录资金外流”的信长情况时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们有很多投资方向,期股清楚不断攀升的仓直利率意味着许多欧洲金融行业或将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在该行业其他公司有能力创造财富的未来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去投资那些正在烧钱的艰难东西呢?
据悉,美国投资管理公司Harris Associates为瑞信长期支持者,瑞东清去年8月,Harris披露其持有瑞信约10%的股份,但今年1月将其持股比例已降至5%。
媒体称,Harris仍持有包括银行、法国、瑞士宝盛集团等多家欧洲金融机构的股份,因随着利率上升,他们认为银行的贷款利润率、盈利能力以及支付股息和回购股票的能力正不断提高,对金融行业的前景更有信心。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及,瑞金去年连续四个季度亏损,全年巨亏70亿美元,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惨,四季度客户外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瑞信预计2023年将再次出现“重大”年度亏损,到2024年才能恢复盈利。
媒体分析称,因2023年的“重大亏损”使得投资者们的信心进一步受损,许多公司开始下调瑞信的目标价。
瑞信首席执行官Ulrich Koerner在业绩报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2022年对“瑞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该公司一直在“稳步推进”其战略计划,以创建一家“更简单、更专注的银行”。
对于瑞信的战略重组,Herro认为重组的成本将高于预期,不认为此举可以扭转这家银行的命运:
我们认为重组投资银行的计划虽然充满野心,但无疑将耗费巨大的财力,成本远高于我们的预期,同时我们对其证券产品的销售方面的收益也没有信心。
华尔街见闻此前分析指出,持续亏损凸显出瑞信董事长Axel Lehmann和Koerner让瑞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紧迫性,而投资者和分析师对此次重组仅表现出有限的耐心。
短短一个月,瑞信股价已经连续第三次刷新历史新低,3月2日,瑞信美股盘中一度跌逾7%至历史新低,股价一度跌破3美元。截至发稿,瑞信股价为3.03美元,自上市之初累计跌去约84%。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知识)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实施创新型“碳替减”应建立“三支柱”体系
- ·巴西央行员工无限期罢工,多项金融数据和经济报告推迟发布
- ·日本福岛、东京一日内接连地震 最高震级5.1级
- ·“香港第一才子”在英国被怠慢,那个酸啊
- ·砍生产基地、研发管线,创新药企能否砍出未来?
- ·这个480万人口城市酝酿大招:对二孩、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开发企业给予特别优惠
- ·日媒:日本决定引进美国大型无人机监视钓鱼岛
- ·摩根大通CEO戴蒙:美联储加息次数最终会超市场预期
- ·爱奇艺发布2022Q3财报:当季净增会员数超千万,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双增长
- ·美股氢能源股飙升 普拉格能源和燃料电池能源涨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