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线 应用前景待验证

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微信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线,刷掌相关服务需在刷掌设备上开通。支付这是小程序上线继密码支付、指纹支付和刷脸支付等方式之后,用前验证又一新型支付方式。景待
业界普遍认为,微信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刷掌支付方式一直在变革,支付支付机构也希望通过支付方式的小程序上线创新来扩大市场。从原理上来看,用前验证掌纹的景待信息识别会比面部识别更容易,且安全性相对更高。微信
识别设备已获专利
记者查询发现,刷掌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的支付简介为“伸手感应,识别支付”,在进入小程序后,页面会提示“未开通微信刷掌服务,请在刷掌设备上开通”。记者测试发现,目前普通用户并不能开通使用该程序。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微信支付已在部分商家接入刷掌支付设备进行测试,但该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截至记者发稿,微信支付并未针对此事进行回应。
据介绍,该程序的账号主体为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名称为“WePalm”。操作时用户需要在刷脸设备上注册手掌并刷脸关联个人微信账号,线下消费时,将手掌对着微信支付设备扫描区,设备确认完成后进行支付。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公司”)针对刷掌支付动作频频。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腾讯公司自2021年11月份申请了识别模组及掌部生物信息识别设备专利;2022年3月份,腾讯公司申请了“刷掌设备”专利;8月份,腾讯公司申请了“微信刷掌服务”“微信刷掌支付”等相关商标,涉及广告销售、网站服务、科学仪器等多个国际类别。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刷掌支付与刷脸支付一样,均属于生物识别技术,根据目标掌纹图像区域进行身份识别,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度,并应用在支付领域。疫情背景下,戴口罩已经成为多数用户的习惯,从便利性角度来看,刷掌支付或许比刷脸支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应用前景待验证
纵观行业,目前移动支付中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有五种,具体包括指纹、人脸、声波、虹膜、静脉等。
而刷掌支付并非一项新型技术,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就有银行尝试应用刷掌支付,并推出全国首台掌静脉识别银行自助机。但随后几年里,迟迟未见大面积普及推广。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实现大面积推广或与用户移动支付使用习惯、以及对该技术的安全担忧有关。
根据2022年4月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的报告》(下称《报告》)显示,95.7%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扫描或出示条码完成支付,20.2%的用户不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同时,用户希望生物识别信息数据库由国家相关机构掌握,做好生物信息安全存储,确保个人生物信息安全。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用户对移动支付中生物识别技术的接受度,侧面反映了移动支付中生物识别技术推广的难度和问题。以全球视野来看,亚马逊的刷掌支付在美国有一定的商业应用,处于推广阶段。国内微信和支付宝在刷掌支付方面均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上线,显示出相关应用探索正在加快。
王蓬博表示,“从鉴权角度看,在信息不被泄露、乱用的前提下,生物识别技术更加安全、方便,拥有更好的便捷性和高识别率等特征。”
对于刷掌支付的商用前景,于百程表示,生物特征识别支付方式的推广确实面临一定问题,若用户对数据安全问题持续担忧较多,则该技术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刷掌支付应用前景待验证,其后续普及可能会面临机具推广、布设和用户使用习惯改变等问题。但从技术本身来看,生物识别技术是支付介质随着科技进步而变化的趋势之一,且这个趋势不可逆。”王蓬博表示。
相关文章
- 在11月21日举行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介绍,该院整建制托管黄埔方舱医院以来,截至20日已有超过1300人出舱。在方舱里要吃什么药?2025-07-06
- 据三亚市发改委,1月3日,三亚市2023年“开门红 开门稳”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三亚崖州湾智造创新园项目现场举行。当天集中开工54个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2.3亿元,涵盖民生、教2025-07-06
- 转自:中国证券报新年伊始,COMEX黄格创下2022年6月中旬以来新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在截至2022年12月20日的一周里,对冲基金和投机客对黄金的净多头头寸已升至6月以来2025-07-06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 者丨易妍君编 辑丨姜诗蔷刚刚过去的2022年,股债市场均经历了剧烈震荡,“固收+”主题基金的业绩受到拖累。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2022年,在2025-07-06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4年建成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4年建成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4年,承接和新设立总部机构数量超过30家,引进首店、创新店、旗舰店超过50家,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2025-07-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波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深水区,信贷收紧的动作虽早已远去,但疫情、停工、停贷、收入担忧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回顾这一年,新房价格时隔7年首次下跌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