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显示“已揽收”却没有下文 整治虚假发货要靠硬约束
焦点341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经济日报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虚假发货是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 ...
来源:经济日报
临近发货时间却突然被告知缺货,已揽收快递显示“已揽收”却迟迟没有下文,显示催问物流进度却被各种搪塞、却没敷衍……消费者遇到这些情况,有下硬约很有可能是文整掉进了商家虚假发货陷阱中。
虚假发货是治虚指各类电商通过上传快递单号“制造”发货动作,实际上并未真实发货的货靠情况。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已揽收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显示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却没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有下硬约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文整此外,治虚预售刷单、货靠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已揽收虚假发货的常见原因。
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不仅违反电商平台规则,影响自身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涉嫌构成欺诈。因为短期货源不足无法及时发货,商家理应与消费者主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刻意玩套路来欺骗,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只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丢掉口碑和人心。
诚实守信是市场壮大、交易畅通的基础。要有效整治虚假发货乱象、构建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加强平台合规治理和行政监管执法硬约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已制定相关规则,提高对商家虚假发货行为的惩罚力度,比如按照商品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消费者赔付红包等。但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采取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措施,提升存在此类失信行为商家的违规成本;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形成消费者反馈与商家信用评价的关联机制。
童云斐
Tags:
相关文章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焦点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赋予“人民金融”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赋予金融机构更加深刻的责任。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银行业作为科技化、智能化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既 ...
【焦点】
阅读更多前三季度,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0元,同比名义增长6.2%
焦点10月25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召开2022年前三季度四川民生调查数据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0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 ...
【焦点】
阅读更多罗永浩淘宝首播出Bug,“我们还要丢人34分钟”
焦点难以想象,罗永浩在正式投身AR创业之后,竟然又参与了直播行业一个重要节点的创造。10月24日晚8点,在抖音独家直播了两年半之久的罗永浩,在淘宝进行新平台的直播首秀,恰逢电商行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双十一购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