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谢楚楚 10月18日,强生强生(JNJ)披露的季度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消费者健康营收37.95亿元,消费同比下降0.4%。康营上一季度,收降该板块营收为38.05亿元,幅缩较同期下降1.3%。强生尽管在强生的季度三大业务中,消费者健康是消费唯一营收下降的板块,但较上一季度,康营同比降幅已经缩小。收降 强生三季度总营收237.91亿美元,幅缩同比增长1.9%;净利润44.58亿元,强生同比增长21.6%。季度强生CEO Joaquin Duato对该业绩给予了肯定,消费“第三季度的业绩显示了我们在全部三个业务领域的持续实力和韧性。通过全球团队的持续努力,我们继续在动态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航行,并继续专注于提供变革性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展望未来,我对我们的业务和能力保持信心,继续推进创新投资组合和渠道。” 广州市麦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博对记者表示,在动态疫情的市场背景下,保持稳定的销售并非易事。强生能在全球市场保持同比增长的业绩是超预期的。 强生三季度业绩报告还显示,全球消费者健康调整后的营业销售额增长4.8%,业绩贡献者包括在美国市场以外的两个品牌的销售,一是专注肌肤问题解决的“露得清”,一是关注天然肌肤护理的“艾惟诺”。 刘博说,虽然强生在中国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但上述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竞争力。 尽管在强生三大板块中营收最小,近年来营收占比也在下降,但强生对消费品板块仍寄予厚望。去年11月,强生宣布将拆分消费品业务为一家全新的上市公司,预计2023年完成。这个板块主要为母婴护理、肌肤护理以及个人护理,旗下品牌包括露得清、艾惟诺、泰诺、李施德林、强生婴儿、邦廸等。 对于拆分的原因,刘博分析认为,强生将良性业务剥离出来,避免被其他不同类型的业务影响,或许发展会更灵活、更快。 一位接近强生的行业人士也认为,制药和消费品业务有着本质不同,无论是研发周期还是运营模式和创新。另外,当前消费品业务的电商比重极度增大,线上销售可能占整体业务一半以上,外加国货兴起,这也倒逼着大型跨国企业必须快速上新,供应链更加柔性和灵活,开拓适合目前模式的新生意法则。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将不同模式的业务剥离也是药企发展的趋势之一,“今年强生、赛诺菲、GSK都在做这件事”。 |